中鋒控衛換人扛 老鷹盼再度振翅
今夏主要球員異動:
加入:哈沃德(Dwight Howard,自由球員簽約)、傑克(Jarrett Jack,自由球員簽約)、普林斯(Taurean Prince,選秀)、班布瑞(DeAndre Bembry,選秀)
離隊:霍福德(Al Horford,自由球員簽約)、提格(Jeff Teague,交易)
兩個球季前,老鷹在東區異軍突起,寫下隊史最佳的60勝22敗,甚至博得「東區馬刺」之美名,但兩年後,前後各一個重要主力轉隊,也讓老鷹在今年的前景,將更需要修正與調整。
提格的離隊,讓潛力控衛施羅德(Dennis Schroder)順勢登上主控大位,新球季是他證明自己的學分班,霍福德離隊,也有「魔獸」哈沃德返鄉助陣,只是風格迥異的兩人,要讓老鷹怎麼調適,考驗總教練布丹霍澤(Mike Budenholzer)的變通能力。
棚腳上戲台 施羅德躍進之路
2013年,老鷹選進號稱「德國朗多(Rajon Rondo)」的施羅德,很快就在歐陸的國際賽闖出名號,也能把握有限的上場時間,只看Per 36(若每場時間放大至36分鐘)的數據,施羅德近兩年都有18分、7助攻以上的優質水準,不免讓人期待,如果他可以擔任一支球隊的先發主控,會是什麼情形。
而如今,這個機會終於出現了,老鷹趕在選秀會前透過三方交易將提格送至溜馬,施羅德順理成章成為新球季老鷹的先發控衛。
施羅德的傳導能力在提格之上,但外線還有進步空間,更讓人驚豔的是,上季東區季後賽第二輪對最後的總冠軍騎士,首戰他就從板凳出發進帳27分、6助攻,第四戰也有21分、6助攻,更讓提格在第四節坐滿板凳。面對強敵,施羅德證明自己擁有大賽必需的心理素質。
老鷹以往團隊戰術的流暢,一部分也是建立在即使提格下場,場上還會有施羅德控場,如今提格離隊,也代表控衛深度下降,施羅德不只要彌補提格的空缺,還要表現得更好,才能提升控衛線的戰力。
這不容易,但施羅德非挑戰不可。
哈沃德返鄉 「英雄賦歸」前奏?
在喬治亞州土生土長,直到高中畢業才離開家鄉的哈沃德,在他的第13個球季,終於回到家鄉球隊了。只是年底就要滿31歲的他,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席捲禁區的年輕魔獸,如何和他磨合也有待教練調整。
當年在魔術的哈沃德,只要給他射手和可以在高位送球給他的側翼就能橫掃東區,然而曾受過膝傷、背傷,讓他無法再用體能轟炸禁區,原本就不算特別出色的禁區單打,更傾向於只能在近距離出手,上季他有65.8%的出手在籃框周圍,比例是生涯最高。
防守端方面,以往哈沃德曾三度拿下年度最佳防守球員,但因為傷勢影響,近年他的防守效率已漸漸下滑,上季的防守貢獻值甚至比原老鷹中鋒霍福德還低,但是哈沃德一直都是一個不錯的籃框保護者,這一點對於上季籃板數據不佳的老鷹而言,會是一大利多。
喜歡自比「超人」的哈沃德,也不得不面對自己已經不復當年勇冠三軍的氣勢,但在磨合順利的老鷹團隊體系中,他還是非常有可能穩定貢獻,尤其有他坐鎮禁區,減輕側翼的防守壓力,更可以提升老鷹的進攻籃板,絕對可以是球隊重要的禁區中樞。
全能怪獸 米爾賽普當鷹王
大學就讀路易西安納理工學院時,米爾賽普(Paul Millsap)繳出可怕的18.6分、12.7籃板,是NCAA史上唯一曾連續三年蟬聯籃板王的球員,但是僅6呎7吋左右,穿鞋才報6呎8吋的尷尬身高,仍讓他在2006選秀會不受關注,直到第二輪第47順位才被爵士帶走。
然而,米爾賽普從爵士的替補大前鋒開始,每一年逐漸進步,射程越拉越遠,防守也越來越強,上個球季平均每場17.1分、9.0籃板、3.3助攻、1.8抄截、1.7火鍋,他和卡珍斯(DeMarcus Cousins)是聯盟唯二平均17分、9籃板、3助攻的球員,他更是唯一每場6防守籃板、1.5抄截、1.5火鍋的全能防守機器。
米爾賽普的進攻範圍越來越廣,上季在15呎以上的投射比例和準度都是生涯之最,自2013年轉至老鷹以來,連續三年都是東區明星賽成員,老鷹前兩年以陣容平均著稱,待在球隊較久的霍福德和提格可能比較常讓人和老鷹有所連結,但今年霍福德和提格都轉隊,米爾賽普絕對是「鷹王」不二人選。
擁有可內可外的米爾賽普,老鷹陣容絕對可延伸很多變化,布丹霍澤曾透露米爾賽普在高位的供輸會成為球隊很重要的攻擊發起線,新球季就看米爾賽普和施羅德的全新搭檔可以碰撞出多少火花。
主力起伏不一 「東區馬刺」威名不再?
兩年前老鷹強大的團隊體系,是他們振翅高飛的最大理由,兩年後,陣容各自調整,主力也有所起伏,布丹霍澤建立的體系固然有其威信,但球員必須再做調整才能讓體系發揮兩年前的戰力。
從霍福德換成哈沃德,光兩人進攻模式就大異其趣,即使把高位進攻全部留給米爾賽普,也有賴布丹霍澤再做設計。
貝茲摩(Kent Bazemore)上季頂替離隊的卡洛(DeMarre Carroll),雖數據有所提升,也替自己換得一張4年長約,但相較於卡洛還可扛四號,特別是在東區一定會碰上的詹姆斯( LeBron James)、安東尼(Carmelo Anthony)和喬治(Paul George),這都是貝茲摩力有未逮之處。
主力射手考佛(Kyle Korver)上季的各項數據,幾乎都寫下到老鷹四年間的最差成績,即使他已滿35歲,但射手照理說是相對長壽的位置,至少投籃並不會因年紀而迅速下滑,如果上季只是低潮倒還好,若他的整體狀態已開始走下坡,老鷹不得不調整體系,再下修給側翼的比重。
老鷹雖然走了兩名先發大將,但補強後的主體陣容大同小異,人員配置也差不多,代表教練總管通包的布丹霍澤政權仍受到高層信賴。新球季老鷹至少要能維持上季的48勝,甚至再度挑戰50勝,才能維繫「東區馬刺」的威名。
不想錯過 NBA 大小消息,就來加入NBA Taiwan 粉絲團吧!
最新文章
延續驚奇賽季 拓荒者補強再出發
2016-10-16 23:33擺脫「無人島」 巫師變戲法
2016-10-16 16:50年輕陣容見曙光 活塞衝擊東區勢力版圖
2016-10-13 16:17突破自我!衛斯特布魯克飆速傳說
2016-08-29 11:30奧運男籃八強對戰組合分析
2016-08-17 17:17澳洲啟示錄 美國隊奪金之路四大罩門
2016-08-11 14:2730隊菜鳥補強 選秀會6大焦點
2016-06-24 17:08壓低勇士節奏 騎士逆轉寫歷史
2016-06-20 17:05勇士主場最後保衛戰 傷兵、手感兩大關鍵
2016-06-18 12:21小球樞紐格林缺陣 勇士防線全面崩盤
2016-06-14 16:39又見大比分 總冠軍賽天平失衡?
2016-06-09 23:28騎士三巨頭統治戰場 暴龍難突破球星差距
2016-05-30 12:36捨棄無敵五人小球 勇士變陣求勝
2016-05-27 16:18肉搏搭小球 雙門神衝出新價值
2016-05-26 14:44雷霆伏兵發飆 勇士棄守策略失靈
2016-05-25 14:04全換防的惡魔 暴龍主場連勝關鍵
2016-05-24 20:54出師未捷身先死 倒在季後賽的失落王牌
2016-05-21 16:14柯瑞復出敲響拓荒者喪鐘 勇士王者再臨
2016-05-10 21:27副將展現戰力 勇士只缺主將歸隊
2016-04-23 14:43空轉4年 雷霆的十字路口
2016-03-17 16:50季中交易日平淡無奇 兩大因素讓各隊卻步
2016-02-19 23:55終結同床異夢 魔術活塞各取所需
2016-02-19 13:32物超所值? 2015頂薪球員上半季體檢
2016-02-16 17:196大新兵搶灘 來勢洶洶的菜鳥軍團
2015-11-27 07:50超級戰將傷癒歸隊 NBA東山再起第一隊
2015-11-03 08:24湯普森26億事件 騎士絕非冤大頭?
2015-10-30 17:522015年NBA選秀30隊評比
2015-07-07 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