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衫軍換防錯位優勢加轉換快攻效率 對抗勇士小球最強武器
經歷了兩個球季的低谷,勇士自失去湯普森(Klay Thompson)與杜蘭特(Kevin Durant)就連續兩個球季,在缺乏競爭力的情況下,被季後賽拒之門外。然而,本季在傷兵們陸續回歸之後,睽違已久的三巨頭再次聚首,也總算讓他們重新站上了那個最熟悉的舞台。
對比之下,縱使塞爾蒂克在歷史上是數一數二的強權,但這卻是近10年內他們首度登頂總冠軍賽。以史馬特(Marcus Smart)、泰托姆(Jayson Tatum)和布朗(Jaylen Brown)為首的組合,儘管一直是季後賽中相當具競爭力的隊伍,但始終距脫離東區差了那麼一些距離。
從前總管安吉(Danny Ainge)的掌權,到後來史蒂文斯(Brad Stevens)的接手。波士頓揮別了過去較為投機的操盤形式,不再追求明星後衛或者囤積選秀籤,選擇將當下有形資產最大化價值。
視已經磨合多年的核心當成主軸,並找回過往功臣霍福特(Al Horford),以及在季中交易來與球隊有良好化學反應的懷特(Derrick White),才總算在新任教頭尤多卡(Ime Udoka)的帶領下,幫助這支球隊再度返回總冠軍賽。
尤多卡從體質上讓綠衫軍帶來的改變,無疑是球隊之所以能衝出東部的關鍵,這點尤其對應在主力泰托姆身上。
泰托姆縱使近年持續成長為聯盟裡出類拔萃的前鋒,但他卻始終被人所詬病其較為較為單一的終結回合方式。不過到了今年季後賽泰托姆的助攻率卻明顯有所提升,當他在切入後不再只是單調的跳投,反而能讓球權能有效進行轉移,便讓綠衫軍的進攻不再流於單打,因此讓整支球隊進攻表現獲得煥然一新的面貌。
本季季後賽塞爾蒂克的場均助攻來到24.2次排名第5,且平均可以用助攻創造64.7分,對比上個球季的平均助攻只能排名第10有著不小差異性。其中塞爾蒂克的助攻有很大一部分來源是來自切傳,這點也跟他們即將在總冠軍賽碰到的對手,在進攻上有著十分接近的概念。
光是利用切入獲得的場均分數,勇士跟塞爾蒂克的得分結果就非常接近,兩者分別是22.8分跟22.4分。於此同時,他們的切傳率也十分相似,各自排在第2跟第3名的44%(勇士)跟42.5%(塞爾蒂克)。
不過有趣的是這兩支球隊雖然都善於切傳,但實際上他們的切傳助攻成功率卻剛好會有所對調。而這也反映出兩支球隊在概念上類似,卻有著本質上差異的不同之處。
在季後賽中,塞爾蒂克平均每場比賽有25.3次外圍出手,是仰賴接球後跳投(排名第五),對比之下勇士則僅有排名第7的23.4次。
勇士的傳切較像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即使在切入後沒辦法有效在第一拍終結,他們依舊會用不同的進攻組合去延續該回合。塞爾蒂克的傳切則更接近是目的,他們大多時候會於切入後讓外圍接球的第一拍即出手,雖然較為單調卻也不失為有效的進攻手段。
實際上任何一支球隊在進攻選擇上就是一場零和遊戲,透過傳切比例的提升,伴隨而來自然是另一種出手方式的下降。
舉例來說,塞爾蒂克去年光是急停跳投就佔據他們34.6%的出手比例,可是他們的命中率卻只有聯盟倒數第5的35.9%,並從中得到26.6分。不過到了今年尤多卡卻讓球隊降低近10%的比例,平均得分雖下降至19.4分,但命中率卻上升到聯盟第6的38.3%。
從得分手段進行改變,讓球隊更佳樂於分享球製造流動來避免淪於單打,因而間接促使他們在季後賽走的更加長遠。
另一方面,儘管塞爾蒂克並沒有傳統組織後衛,但霍福特卻相當程度的彌補了這個缺陷。
在今年季後賽中霍福特的平均Elbow Touches次數一直是聯盟前段班,其中他在肘區的傳球率就高達55.6%,若要與之對比的話,本季MVP約柯奇(Nikola Jokic)雖然有聯盟最高的肘區觸及率,但他的傳球率卻還是少於霍福特的48.9%,至於霍福特冠軍賽對手的格林(Draymond Green)肘區傳球率則是50%。
尤多卡本季相當常運用霍福特站上高位或者弧頂進行策應,有時在過半場後就隨即使用「Delay Action」,觀察左右兩側隊友是否能獲得接球空間創造得分機會。
類似的戰術也同樣可以在柯爾(Steve Kerr)運用格林的戰術本中看到,有鑒於勇士在打法的基礎上,其實並不是特別依賴控球後衛,反而會將組織重擔交給位於高位的格林負責策應。因此可以預見這兩支球隊極有可能在半場進攻時採取類似的作戰策略,所以這也代表雙方在對弈的過程裡,會更注重防守端的計畫與情蒐,來迫使對面在進攻端無法順利運轉。
勇士在前一輪時使用不少的區域聯防頻率,包含利用柯瑞(Stephen Curry)的提前「Show & Recover」,來避免被對手針對性攻擊的3-2站位,以及針對對手持球者壓迫,並在後方配置協防的1-2-2聯防,都是他們時常採用的防守型態。
不過到冠軍賽碰上的塞爾蒂克,卻與他們在西區碰上的球隊不同,綠衫軍就外圍進攻的身材上幾乎都能隨時錯位,且外圍普遍都會有足夠等級的射手懲罰較為內縮的聯防。這也代表就算勇士想避免柯瑞遭到打點,或者希望以守護禁區優先的計畫很可能會在此處碰壁。
然而塞爾蒂克在季後賽卻有幾項相當致命的缺點,首先他們在切入後的傳球路線分佈,大致上會分為左右兩側底角以及後方的45度角。倘若勇士針對切入者習慣,在路徑上分派協防者設置陷阱,那麼塞爾蒂克在東區決賽碰上熱火時的失誤噩夢就有可能再度上演。
另外,在面對邁阿密時,綠衫軍的區域破防能力顯然並非強項,尤其布朗的運球就經常被歐拉迪波(Victor Oladipo)給點掉,或者泰托姆容易在遭夾擊時倉促出手的問題遭到放大時,勇士很可能就會把比賽節奏給帶走。且小裴頓(Gary Payton II)相當有機會在前兩戰回歸,屆時在進攻端塞爾蒂克勢必會面臨更多的壓力。
不過塞爾蒂克本季高居聯盟第2的防守效率,卻也同樣是勇士的一大剋星。
其中由霍福特、布朗、泰托姆、懷特和G.威廉斯(Grant Willams)的陣容,平均DRTG為每100回合限制對手只能得到66.7分(淨效率值42),就肯定會是在對抗小球陣容勇士的強力武器。
在這套陣容之下,塞爾蒂克每個球員都能夠進行內外的換防,這也代表勇士在跑位上肯定會受到更多的限制,熱火在東區決賽第7戰幾乎沒辦法順利跑出戰術就是最好的借鏡。
不僅如此,由於勇士時常會採用誘餌製造弱邊空切的空擋,尤多卡在熱火系列賽時也已經證明過自己有應對的方法。將R.威廉斯(Robert Williams)在油漆區內跟隊友進行提早換防,讓他能在底角跟禁區之間遊走協防,令他們在今年季後賽球隊中,擁有聯盟頂標平均只讓對手在6呎內有60%命中率的防守,就是尤多卡極可能會導致勇士喜歡的切傳體系吃鱉的作戰計畫。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在於,塞爾蒂克本季季後賽的轉換快攻效率在16支隊伍中名列第2,場均比賽可以製造15回合的機會,且平均每回合得分為聯盟第2多的1.24。
藉由壓迫式的對持球者防守,搭配在協防過程中的陷阱設置,讓在外圍的鋒線可以快速推進,到時候身材相對劣勢的勇士要如何對付快攻,也同樣是現階段柯爾必須思考的問題。
綜觀而言,勇士的進攻表現其實比塞爾蒂克更好,但塞爾蒂克的防守條件及資源擇優於勇士。不過這個系列賽雙方勝負會定調的方向,防守計畫的擬定很可能會更高於進攻策略,兩邊若來回交戰至第7戰都可能會是不意外的結果。
已經經歷了兩個搶7系列賽的波士頓就心態上已經變得更加強韌,而金州則有冠軍經驗在背後支撐著,若這個組合激戰到最後,身材較為強勢的塞爾蒂克或許真有機會扳倒勇士也不一定。
不想錯過 NBA 大小消息,就來加入NBA Taiwan 粉絲團吧!
最新文章
缺乏組織核心之原罪 塞爾蒂克進攻墜無盡深淵
2022-07-04 17:32隻手捍衛「獨行俠」? 探索唐西奇歷史級使用率的衝突
2022-06-29 16:28巨星光環下潛藏骨幹 維金斯無可取代的攻守效益
2022-06-16 15:30綠衫軍遵循防守原則 尤多卡臨場應變決策勝出
2022-06-05 12:13「Underdog」堅定信念 熱火逼出搶7勝出可能性
2022-05-29 15:07解析熱火主帥反制策略 羅瑞回歸後的進攻質變
2022-05-23 17:30半場慢節奏攻防對弈 熱火塞爾蒂克頂尖對決
2022-05-17 09:14肉搏戰之下計策漏洞 霍福特成綠衫軍勝利關鍵
2022-05-11 21:10安比德回歸揭開隊型劣勢 熱火重掌主導權陷難題
2022-05-10 16:41全方位防守策略 塞爾蒂克如何對付衛冕軍?
2022-05-01 10:15從攻守問題找尋解答 暴龍真能逆轉局勢?
2022-04-28 20:06消失的亞當斯? 灰熊陣型抉擇成莫蘭特牢籠
2022-04-26 14:53點線面攻防構築 灰熊第2種子絕非偶然
2022-04-15 23:00開高走低3階段 公牛季後賽荊棘試煉
2022-04-15 15:10雙利刃領銜重攻輕守 籃網起伏不定充滿未知
2022-04-12 13:29從防守注入質變 塞爾蒂克是如何脫胎換骨?
2022-03-30 17:36攻守結構失衡戰績難拉抬 黃蜂教練與球員的未來
2022-03-26 16:34勇士攻守體系關鍵樞紐 格林缺陣下的連鎖效應
2022-03-15 16:16改變空間與速度 哈登入駐費城開創化學效應
2022-03-07 16:23唐西奇核心能力極大化 獨行俠進攻新模式
2022-03-04 09:18靜默之後的下一步 湖人後段賽程尋求改變契機
2022-02-25 15:10風險與報酬之間拿捏 籃網、76人各自承擔結果
2022-02-14 12:47放走哈利伯頓迎沙波尼斯 國王戰績壓力下的險棋
2022-02-09 15:42快艇拓荒者交易兩樣情 推倒重建與逢低買進的相遇
2022-02-08 10:13雙衛空缺牽動攻守兩端 公牛亂流面臨考驗
2022-01-28 14:39尼克防守崩盤一瀉千里 季前補強特效藥失靈
2022-01-25 18:53輔佐人力捉襟見肘 約柯奇隻手苦撐金塊度難關
2022-01-14 15:58出手品質嚴重低落 泰托姆成拖垮綠衫軍效率元兇?
2022-01-07 17:26保持攻守紀律與專注 騎士的穩定哲學
2021-12-20 17:01失序的波特蘭 拓荒者決策謬誤後遺症發酵
2021-12-11 09:13